当前位置:

“啥都进校园”乱象:教育净土岂能成“大杂烩”?-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来源:红网 作者:黄惠棋 编辑:张瑜 2024-04-26 16:37:44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黄惠棋 (山西大学)

一段时间以来,“进校园”事务过多让中小学教师不堪重负的问题频遭诟病。有关“啥都进校园”的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师生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表面上看似是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实则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教育生态失衡与权责边界模糊的问题。日前,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明确要求明规立矩、加强审核,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4月26日 中工网)

如今的校园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收纳箱”,各类事务纷至沓来,纷纷被收纳其中。诚然,强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通过教育孩子来影响家庭,进而推动社会生态的变革,这一思路有其合理性。然而,当非教学性质的事务性工作如潮水般涌来,要求样样都需准备,处处都要留下痕迹时,这无疑成为了校园难以承受的重负。据此前某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年内收到的“进校园”活动数量竟然高达41项之多。还有媒体报道,一些中小学教师终日奔波于加班准备迎检材料、到河流池塘防止学生溺水、到学校周边十字路口引导交通等与教学无关的事务,让人叫苦不迭。

教育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在“啥都进校园”的现象面前显得尤为脆弱。教育生态原本是一个精巧而复杂的网络,其中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相互交织,共同维系着教育的健康与活力。然而,当一系列非教育性的社会事务如潮水般涌入这片净土,原本和谐的生态平衡被无情打破。这不仅削弱了教育生态的自我调节与恢复能力,更可能导致教育本身的宗旨与功能发生偏移与扭曲,使得教育的初心渐行渐渐远。

权责的界限在“啥都进校园”的浪潮中变得模糊不清。原本,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领域各司其职,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然而,现实中这些角色与责任常常被混淆,导致界限模糊。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干预,将诸多社会事务强加于校园之上;学校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往往难以抵挡这种外来压力;而家庭和社会则因对教育的过度焦虑与期待,过度参与校园事务,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混乱局面。这种权责不清、边界模糊的状态,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更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无尽的纷争与冲突。

“啥都进校园”不仅揭示了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折射出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误解和过度期望。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其核心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功能与期望。人们期待通过教育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这种过度的期望不仅让教育承受了沉重的压力,更可能导致教育本身的目标与宗旨被忽视与淡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回归教育的初心与使命,让教育真正回归其应有的位置与角色。

针对“啥都进校园”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着手改进。政府应清晰界定在教育中的角色,避免过度干预,通过科学政策为学校提供必要支持,而非强加社会事务。学校须强化专业性与独立性,明确教育目标,拒绝无关的社会事务的干扰,并加强师资建设以保障教学质量。此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和期望。家庭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将过多的社会压力和期望转嫁给学校。社会则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通过各种社会事务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啥都进校园”的乱象,违背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教育完全当成了政治、经济的附庸,对孩子们的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教育应是精心呵护的净土,而非混杂无序的“大杂烩”。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成为这片净土的守护者,共同为孩子们营造纯净、有序的学习环境。只有如此,教育方能发挥应有作用,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

来源:红网

作者:黄惠棋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8/60/13775419.html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