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期间,为增强网络评论学习交流氛围,助力网络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特邀国内高校优秀学子撰文,推出“网络评论方法论·青年谈”专题。
本文关键词:共情
□刘一昂(吉林大学)
写作评论文章时,如果脱离了受众,陷入自想自说的状态,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较为生硬,不仅写作者难受,读者也会感到难以接受。例如,面对“小镇做题家”和“大学生卷考研和考公”的话题,有些评论能赢得网友的支持,而有的却陷入一味说教,引发年轻人的不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评论文章陷入了一种自以为是的阐释中,忽略了文字和语言该有的人情、人心和人味,总而言之,就是缺少了共情的力量。
何为共情?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等人将之解释为,“那种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换句话说,共情是一种能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做出回应的能力。
新闻评论应该和“人”站在一起,去关注这片土地上的人间百态。因洪水侵袭而无家可归的受灾人民,跟不上数字时代发展的老年群体,每一个遭到网络暴力的普通人,当然,还有那些历经离别悲欢的被拐家庭,以及被困在算法中的外卖小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无论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表达方式,新闻评论工作者都应该从大多数人的冷暖喜忧出发,始终怀有体悟人间悲喜的同理心。
要看到,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大社交平台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意见表达中,他们的围观和发言,很可能影响着一件事的后续进程。如何发挥“共情的力量”,引导受众认同新闻评论的观点,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吸引受众、提升影响力的重要议题。
学会共情,在选题上要与受众“双向奔赴”。有的评论选题,很少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选题。可在互联网时代,大家越来越关注热搜榜和朋友圈刷屏的事件,这时候,更需要转变传统的选题观念,寻找受众关注的热点,写受众所关切之事。比如,有关明星等的文娱事件,过去很少出现在新闻评论中,但这些话题往往在舆论场上拥有很高的讨论度,如果能把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情写出深度,并探讨出其背后的现实意义,也不失为“双向奔赴”。当然,参照热搜榜选题,并不意味着要一味迎合大众,更不代表什么火就写什么,还是要在坚持公共性原则的基础上,对热点的价值进行综合研判,尽可能贴近受众。
学会共情,还要设身处地理解不同群体的情感诉求。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对媒体新闻评论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新闻评论从业者需要把多数人停止思考的地方作为起点,进一步分析被大众忽略的事实和细节,向公众呈现完整的真相,展示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思考。但是,新闻评论绝不能陷入比谁观点“更尖锐”“更引人注目”的误区中,要学会捕捉受众心中的复杂情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受众在读文章时感同身受,一步步引导他们走进所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在一些网暴、恶犬伤人等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事件时,新闻评论从业者在共情的同时,也要注重情绪的克制,理性表达观点,这样才能唤起受众的同理心,引起更多人深思。
学会共情,就不能流于假大空,要增强文字的感染力。托尔斯泰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这种强大的共情力量,是人所独有的。现在,网友喜欢把一些大而空的评论文章称为“废话篓子”式评论,之所以出现“废话篓子”式评论,就在于缺少“人味的痕迹”,其文章读来也生硬不已。新闻评论一方面可以通过富有故事化的陈述语气,缓缓引导受众进入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故事或历史事件,让文章有一种打动人心的特殊力量。
让新闻评论更有力量,需要新闻评论从业者付出更多努力,在仰望头顶的星辰大海时,也要回归脚下的广阔大地,关注人间烟火。当群众面临急难愁盼,新闻评论要发群众之声;当公众面临困惑,新闻评论要输出知识,消解公众的疑问;当舆论场面临撕裂,新闻评论要展现自身的魅力,消除公众的焦躁。不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强化与受众的共情,努力和受众达成情绪和情感的同频共振,都是新闻评论永远的流量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一昂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