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水科
前几天,一短视频平台推出了一条视频《我们的生活史》,讲述了2023年几个有代表性的创作者的故事。比如@在下辉子的几十条视频,用镜头追寻高考毕业十年后,那些同学过得还好吗,击中了高考的集体记忆和年轻人迷茫彷徨的情绪,网友纷纷表示:这真是一个有创意的生活记录者。
但我其实更关注一个词:“生活史”。当每天有6亿人打开抖音,用短视频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他们正在建构起一座“生活史料馆”。这座生活史料馆到底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史料,史料的真实程度和丰富程度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水平。由于史料的限制,要研究过去社会生活,官修的正史往往只有帝王将相和社会精英的记载,史学家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小说、诗词、绘画、历史笔记等资料进行研究。比如研究宋代社会生活,《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就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即便这样,大部分朝代的历史依然是粗糙的线条和宏大叙事。
可以设想,如果今天这些庞大惊人的影像能够被保存下来,几百年之后的史学家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会有更为具体真实和全面的认识与书写。这意味着,历史研究和历史叙事,开始由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转向,历史叙事也因此变得更加具体鲜活,史学也有可能变得更加真实、深邃、幽微和厚重。因为,当历史缺乏了丰富的细节时,可能也就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底层生活真相。
“生活史”的意义当然不止历史叙事,它对当下人们的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看来,它就像一个坐标,一个参照,一个理解别人、理解世界和建构个人身份认同、生活认知的重要手段。当6亿人用短视频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普通人的识见、视野就会变得无限可能。比如乡愁、郑直、旅途(穆飒)、黄爸爸的家、张同学和新疆优素福等抖音博主,他们用镜头展现了福建武夷山、甘肃天水、宁夏中卫、陕南、东北和新疆乡村的日常生活、山水、美食和文化。绝大多数人究其一生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地区丰富的生活体验,但这些视频让他们“看见”,看见本身就是一种理解,一种认知的拓展。“黄爸爸的家”展示的生活,几乎满足了网友对陕南乡村生活的所有想象。他们春种秋收,追鸡逗狗,喂猪养羊,砍柴生火,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些影像既满足了城里人对乡村生活的想象,也让很多返乡青年开始关注自己的乡村和身边的故事。
事实上,对当下生活的记录和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书写。当下的每一天都在迅速变成历史,当下生活史的书写就是给后来的史学家留下一座“生活史料馆”。史学家王笛长期研究微观历史,专心研究小人物、下层人物。他认为,当下流行的短视频产品,正在记录“非常珍贵的史料来源”,这些史料将为后世史学家留下全面系统和宝贵的影像史料。
所以,也许,短视频正在改写历史。
当几乎全民参与到这场影像创作的活动中,用镜头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书写他们的生活故事,事实上他们正在全面系统地建构这个世界,这些影像变成了最真实的历史的底本,最终,将汇集成人类“视频版生活百科全书”。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