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寒 (重庆大学)
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精神离职”一词再次受到热议,它表示一种仅以最低限度完成分内职责,不再额外投入精力的工作状态。从“摸鱼”“躺平”到“精神离职”,表达方式变了,不变的是打工人对待职场和工作偏向消极的看法。
诚然,当代职场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是打工人的心魔。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工人感到疲惫、无奈甚至崩溃。可面对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又有多少人敢于真的潇洒辞职,去看世界?于是,“精神离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有人总结了“精神离职”的一些方法,比如认真地敷衍工作,拒绝画饼,学会装聋作哑,不在工作中寻找意义等等。可见,“精神离职”也并非破罐子破摔,不是消极怠工,既不参与“内卷”,也不完全“躺平”。用流行的话说,他们只是选择当一个职场“淡人”。这也就说明,让打工人觉得倦怠的,也许不仅仅是工作本身,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看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付出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等。
“精神离职”试图通过精神出走的方式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维护个人的身心健康,这是与陈旧压抑的“工作伦理”的冷战,是对无休止的职场“内卷”的控诉,是向不合理与不公正的抗议,也是在危机状态下被迫自我保护的选择。不试图在工作寻找意义,其实隐含着他们对工作的意义的追求和渴望。
但是,这似乎并不是治愈职场之困的良药。面对工作压力,仅靠精神出走带来的短暂放松无法产生实质改变,新入职场的年轻人也无法通过“精神离职”获得成长,反而失去了许多进步的机会。这终究是一种逃避,而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对整个社会来说,也不利于积极状态的形成。
意义的找寻并非易事,但仍值得尝试。全球顶尖商业教练丹尼斯·魏特利说:“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称之为成功。”工作与生活不是对立的两极,也难以割裂。工作除了带来物质报酬,还应让人感到自我实现的满足,那些让人感到吃力的挑战,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终将成为生活中珍贵的淬炼。当然,在打工人努力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对管理有更多考量,对员工有更多关怀。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寒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