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
近几个月来,在公安部部署的“净风”专项行动中,各地公安机关相继破获一系列“特供”“专供”假酒案。这些所谓的“特供酒”无一例外全是“特假酒”;基酒每斤成本普遍为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有的甚至酒不如包材贵。(9月25日 新华社)
逢年过节、庆典聚会之时,一杯好酒往往是传递祝福、增进情感的重要媒介。然而,近期多地公安机关查处的“特供酒”假酒案这事儿,不仅给人们酒桌上的喜庆添了堵,更对消费者健康、市场秩序乃至国家机关的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想象一下,几元、十几元的基酒,摇身一变成了天价“特供”,包装华丽高端大气,可里面装的啥?谁知道呢!但据了解,目前查获的“特供酒”假酒案,大都是在类似的地下室、车库、农房、暗室中灌装的,其生产条件完全不符合食品卫生许可要求。让人不禁感叹,原本酒香也怕巷子深,可如今更怕的是巷子尽头藏着假。另一边,在市场上买酒的时候,消费者一不留神,就被销售员的甜言蜜语哄得团团转,以为买到了面子,实则买了场空欢喜,甚至是健康隐患。更有甚者,有些人明知是假,还偏要买。为啥?还不是为了那“撑场面”的虚荣心。接待客人、送礼办事,一瓶“特供”往桌上一摆,感觉档次瞬间提升。可殊不知,这面子工程背后,是钱包的缩水,更是健康的伤害,喝下一瓶假“特供”,面子里子全没了,到头来是害人又害己。
“特供酒”泛滥,不仅让消费者钱包受伤,市场秩序也跟着乱套。好酒被假酒挤兑,行业信任度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更会让整个行业陷入信任危机,损害整个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特供酒”的虚假宣传还波及到了国家机关和军队的声誉。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特供”二字的盲目崇拜和信任,编造虚假故事,声称自己的酒品是专为这些机构定制的。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更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机关和军队的形象和权威。
应该看到,公安部“净风”专项行动的开展,彰显了国家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和力度。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行动,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守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让制假售假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假酒的泛滥;另一方面,则需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辨别能力和消费理性,让真正的品质好酒成为市场主流。
在此,我们也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被华丽的包装和虚假的宣传所迷惑。在喝酒的时候,可得悠着点,别光顾着面子,忘了里子。真正的面子,不是靠几瓶假酒就能撑起来的。咱们得用实力说话,用真心待人,这样才是真正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嘛!
“特供酒”的乱象,是时候该刹车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打击假酒的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让这“特假酒”无处遁形,还咱们一个清朗的酒文化!让美酒真正成为传递美好与祝福的使者,而非欺骗与伤害的工具。
来源:红网
作者:宋波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