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
近日,在哈尔滨2024年一场现场招聘活动中,一家民营企业招聘普通工人时,要求其学历为博士研究生,月薪3500元至5000元,年龄要求为18岁至50岁。对此,企业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我们不要求学历,招的是普工,要求有经验,工资也是针对普工岗位制定的”。(9月13日大河报)
有网友对此表示不解,认为普工岗位要求博士学历且月薪低廉,是对博士学历者的严重侮辱。然而,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片面。一方面,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企业明确指出“不要求学历”。另一方面,博士聘到普工岗位只能享受相应普工待遇,这反映了人才市场的理性。
高学历人员的价值在于其广泛的岗位适用性,既能胜任高端的科研创新工作,也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获得与岗位相适应的薪酬,非常正常。普通岗位创造的价值有限,企业不可能为了图虚名,而用高薪去聘请一个在该岗位上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才干的博士。就像拥有一部高端的智能手机,在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下,智能手机只能使用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的基本功能,可你非要给这样环境下的智能手机开通最贵的资费套餐,显然不够理性,也没有必要。
博士选择干普工的工作,虽然看似有些浪费,但也不能说全无价值,更不能说是侮辱。博士作为高学历人才,拥有广阔的择业自由。如果他们选择了普工岗位,那一定是出于个人的某种考虑,比如兴趣、生活平衡或职业规划的过渡阶段。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因为每个人的职业道路都是独特的,不应被固定的学历标签所限制。
构筑良好的人才市场生态,人岗相适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现实往往复杂多变,高学历人才到普工岗位的现象虽属个别,但也反映出就业市场的某些问题。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学历人才数量激增,竞争日益激烈,存在博士应聘普通岗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人才选择余地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可能过于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岗位的实际需求。
对于博士到普工岗位的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人才浪费问题,也要相信这种浪费是暂时的。因为按常理,博士在普工岗位上迟早会脱颖而出,到更高的平台展示其价值。如果不能脱颖而出,那也许说明他的才能与普工岗位是匹配的,这种情况下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人才浪费。
面对市场调整中招聘与择业行为,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人才市场一定是理性的。如果普工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博士,企业自然会调整招聘策略。同时,职业选择是双向的,一厢情愿没有多大价值。因此,面对就业招聘中的种种特殊案例,我们不妨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静观其变,相信市场会给出最合理的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陆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