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10月1日,红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盛大启航。当下,大赛正火热进行中,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第八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参与访谈,分享评论写作的心得体会,畅谈“时评之道”。
潘天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获得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佳作奖。代表作品:《》
红辣椒评论:请简单介绍下自己,并说说你的获奖感言。
潘天行:我叫潘天行,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评论班的学生。关于获奖感言,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讲真话、做真事,对真实的社会施加真实的影响,不沉浸在为写而写的海洋里,不迷失于文字游戏的沙漠中,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红辣椒评论:在接触或写作评论的道路上,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潘天行:我们专业大二第一学期就开设了《新闻评论》这门课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王昀老师的《新闻评论作品评析》、顾建明老师的《中美新闻评论比较》和王溥老师的《经济评论》。在这些课堂上,老师们向我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新闻评论,带领着我穿越时间和空间。我看到了那些东方的和西方的、过去的和现在的足以称得上时代精华的评论作品,也接触到了那些奋战在新闻评论第一线的优秀写作者,拾得他们思想的“吉光片羽”,我被这些作品和这些人触动。那些真正的评论大家们,用笔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这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逐渐拥有了写作的勇气和动力。
红辣椒评论:谈谈这篇获奖评论的写作过程吧,包括如何确定选题、角度以及论证等方面。
潘天行:这篇评论的题目叫《治病救人天经地义,何以成为大新闻?》。这篇评论的构思方式是我看曹林老师的评论写作教程时记下的,它的逻辑是这样的:一件原本在社会当中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它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件很稀奇的事情,这种前后的对比实际上就反映了社会态势的变化。这件事本身其实非常简单:医院面对一个危重症患者,尽管这个患者的健康码是黄码,但医生们仍然不待他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就对他进行了救治,然后公众一致为医院的行为叫好。“第一时间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公众在当时那个时刻却把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成了一种稀缺的事情,这其实反映的是大众在当时被一些不合理的疫情防控政策折磨得苦不堪言、忘记了社会应有的常态,从而把一件曾经的平常事当成了一件稀缺事了。我的整篇文章实际上就是在论证这样一个逻辑。
红辣椒评论:在你看来,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潘天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面对当下的时事,要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度的思考,不能随大流讲空话和正确的废话,要避免泛泛而谈和无聊的评论,让我们的评论落到实处。这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引导读者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不仅仅是在表面上浅尝辄止。泛泛而谈、讲一些正确的废话和空话,是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的,更难引发有深度的讨论。新闻评论不光是一种个人观点的陈述,还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如果我们的言辞空洞,只是复述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那么这样的文章是难以引发别人的思考、甚至不配获得别人的正视的,更不要提与别人思想交锋了。
其次,我觉得新闻评论最好能有一些深刻的思想见地,能够合理运用一些专业性的理论。我觉得一篇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应当有比较高的理论水平,特别是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大众介绍一些人文社科的专业性理论、告诉大众一些他们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不知道的东西。这些理论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些“专业壁垒”,是作为专业的新闻评论写作者赖以生存的东西。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些专业性的理论,那么我们专业的新闻评论写作者,写出来的东西的价值和内涵,就很难跟网络上的网民讨论产生太大的分别,就可能逐渐被淘汰。
此外,我觉得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必须保持理性的态度和严谨的论证。我不是提倡那种骑墙式的所谓的“辩证”,而是认为每一步的论证都必须有扎实的证据和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做观点的陈述。只有就事论事地做分析,让事实为观点开路,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够说服读者,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成为公共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辣椒评论:观点是一篇评论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能否以近期某一新闻热点为例,简要谈谈你是如何构思文章观点的?
潘天行:比如说,最近张雪峰“要把想报新闻专业的学生打晕”的言论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应该避免直接对张雪峰的观点进行评价。在评论新闻事件时,我个人比较习惯先从原因出发,先分析这件事情本身出现的原因,尝试着去理解事件当中各方的逻辑。
这个事件比较重要的参与者一方面是张雪峰本人,另一方面则是和他观点针锋相对的那位大学教授,我会尽量分析双方发言时所站立的角度。比如,张雪峰就是从纯粹的功利主义或者说就业的角度来看待新闻学专业的,而那位教授可能就会带着更多的学术目光来看待。之后,我会特别注意公众舆论对新闻事件的反应,因为公众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态度,往往能够折射出公众当前的状态,进而反映出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比如说,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人支持张雪峰的言论,认为新闻专业不好就业、没有前景,我觉得这其实就是大环境下就业焦虑的一种反映。
此外,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也会尝试代入我自己对学科的认知,比如论述新闻实务和传播学理论当前的这种脱节状态,或者分析新闻学本科教育当中存在的业务导向与研究导向之间的撕裂问题。这一部分就可以适当引入学科的专业性内容,来给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公众原本不知道”的信息。
一般我在写作当中是不会立场鲜明地站队的。因为我觉得一件事如果能够到了让人立场鲜明地站队的程度,那么围绕它进行讨论就已经注定不会太有价值了。所以多数时候我的思路都是分析、解释、理解、提供新思路和新信息,很少去做一个评判者。我觉得以我们现在的思想水平,是很难对一个复杂的事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而那些我们有能力对其做出正确评价的事情又太过简单,选取这样的题材和思路,就难免让文章沦为正确的废话。
来源:红网
作者:潘天行
编辑:刘昱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