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0月1日,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盛大启航。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往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以及红网“青椒计划”优秀作者,畅谈“时评之道”。
丁天宇,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学生,获得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佳作奖。代表作品:《
红辣椒评论:请简单介绍下自己,并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丁天宇:我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即将步入大三。学新闻其实是当初填报志愿时相当机缘巧合的一个偶然,但干一行爱一行,在经过大一的大类学习后我也发现了新闻这一学科在学术上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上也很贴近社会和现实,因此可以说,不管是想从事学术还是实践,新闻都可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得知获奖主要是感到意外和开心,因为在月赛时这篇文章的得分并不是很高,而在进入决赛后能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让我在感到意外之余,更感到十分欣喜。在写新闻评论和参赛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养成了广泛阅读新闻并深入分析新闻的习惯。以往我们看新闻可能主要是通过短视频、头条标题来“粗放式”地了解新闻,并不会加以太多思考和感悟。而写新闻评论和参加比赛则促使我静下心来看新闻,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学习和思辨,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红辣椒评论:谈谈这篇获奖评论的写作过程,包括如何确定选题、角度以及论证等方面。
丁天宇:这篇评论是我投稿给红辣椒的第四篇新闻评论,我认为时评可以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比如说确定选题就是“是什么”,即我们要关注哪些新闻。我认为,我们不能仅关注那些头条新闻,因为这些话题都有着数以千万计的讨论度,我们想要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并写出新意并非易事。此外,单纯跟着热点找选题,或者说“蹭热点”的话也无助于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固然是轻松且稳妥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评论往往很难具备深度和价值。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我倾向于多平台、多角度寻找新闻,比如同时阅读澎湃新闻、人民网、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并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了解近期的热搜,每看到一个选题都要在心中打一个草稿,写一个大纲,只有感到自己确实是有感可发后,才会拟定为时评选题。
切入角度则是“为什么”,即新闻中的问题是为什么发生的,我们又为什么要对此发声。白居易有句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我们时评切入的角度一定是围绕新闻本身的,即“就事论事”是时评的第一步。在浏览红辣椒论坛时我发现,很多同学的新闻评论过于注重“评论”,即脱离新闻本身,或者只是把新闻当作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由头”,全文绝大部分篇幅并非围绕事件进行分析,而是在进行主观输出。这样的时评对于新闻本身缺乏了解,对于新闻背后的现象和问题缺乏分析,仿佛是为了发表观点,而找了一个新闻。这样的主次颠倒颇有“为了一瓶醋而包了一盘饺子”之感。针砭时弊、激扬文字固然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师出有名”,而这里的“名”,正是建立在我们对于新闻本身的合理切入和深刻分析。
具体论证则是“怎么办”,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给出的解决建议是怎样的。在写作论证层面,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应当摆脱高中时写议论文的习惯,即避免大量旁征博引、堆砌辞藻和长段议论抒情。正如前文所说,我们写时评要“就事论事”,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民大众,那我们的文字也应当是质朴且有力的。论证和评论的话语可以不那么“华丽”,但一定要有理,朴实的话语同样可以打动人心。
红辣椒评论:分享你第一次写新闻评论时的体验,或者如果参加评论之星大赛的故事。
丁天宇:和其他同学不同,我第一篇新闻评论不仅很失败,甚至相当不光彩。那时我单纯为了应付作业,十分轻率地找了个时事热点,并根据一些主流媒体的时评文章,东拼西凑出了我的第一篇新闻评论。可以说,那时我并不了解什么是新闻评论,更缺乏对于时评的诚意和真心。因此在投稿后,很快就收到了编辑部的退信,并因抄袭的行为受到了批评。我当时自然感觉羞愧难当,但很快痛定思痛,通过认真上课、广泛阅读,逐渐了解了应该如何写新闻评论,然后带着些许“不服输”的劲和想证明自己的心态,很快就连投了第二篇、第三篇新闻评论,并顺利发表了。如今,那第一篇新闻评论的退信依然留在我的邮箱中,不断鞭策我、警示我。
红辣椒评论:你认为写评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大学生如何塑造和培养这种能力?
丁天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因为我们大学生久居象牙塔中,也许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来了解新闻,因此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代入到新闻当中去,综合了解、分析新闻中的各方面因素,设身处地的感悟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单纯站在道德高地上针砭时弊。
在塑造和培养这种能力方面,我认为一方面要多看新闻,并且在看的过程中默默代入、思考,我们不必在评论区和别人争论,也不一定要写下新闻评论,但只要养成这种代入和思考的习惯,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做到“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我们要多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和大众。我经常去校门口的流动摊贩处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境,因此我在写这篇获奖时评时,能够较好地代入到那些卖肉夹馍的普通商贩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于这种“强收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的版权费”的无奈,进而把握到潼关肉夹馍协会的荒谬之处,这样写作时方可得心应手。
简言之,无论是平时,还是写作,我们都应心存鲁迅先生那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可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进而服务社会。
红辣椒评论:你所学专业是否开了新闻评论课程?如果有这门课,请简要介绍这门课的内容、老师、以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丁天宇:开设了这门课,上课内容是老师带着我们精读新闻,然后分析一些优秀新闻评论,这门课以实践为主,因此也会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写作感悟。我认为这种重视实践的课程很好,因为时评归根到底仍然是写作,只有多动笔才能有进步,理论固然重要,但还是要服务于实践。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在上课时不会仅停留在课本或者时评本身,而会发散性地讲解很多其他知识,这些知识往往由新闻和时评衍生而来,却又涵盖社会方方面面,而写新闻评论正需要我们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因此我对这种授课方式印象很深,也很支持。
红辣椒评论:请为红网开展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提出几条建议。
丁天宇:评论之星选拔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交流观点的平台,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我们的人文素养、社会关怀。我认为是一项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竞赛。目前的比赛形式和赛制都已十分完善,至于建议,我认为可在经月赛确认决赛入围名单后,由官方针对某一或某些新闻出题,直接要求选手针对此类新闻撰写新闻评论,以此作为决赛的评比标准。因为每个月的新闻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基于不同新闻写就的新闻评论可能难以直接比较。如果大家基于同一赛道,可能更加公平,也更考验选手临场应变的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丁天宇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