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昕 程诗玥 王博闻(重庆大学)
10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三批次)”。该通报里包含了35所大学及机构共52人,大多涉及伪造论文、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委托第三方公司代写代投论文、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委托他人代写项目申请书等问题。(10月26日 澎湃新闻)
重要的医学发现可以推动人类进步,挽救无数生命,而医学领域的学术造假却会耽误研究进程,白白浪费掉大量时间与资本。今年7月21日,《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题为《学术界污点》的深度调查报告,指出阿尔兹海默症领域16年前的一篇奠基性论文涉嫌造假。这就意味着,因为这篇造假论文,医学界在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上被耽误了将近二十年。学术造假,无外乎就是有人想走捷径,用一篇篇表面光鲜亮丽的文章为自己铺就升职的坦途,奠定学术圈“帝位”,但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稍起歪心思,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中,涉及学术造假的人员并非一个两个,可以合理推测,学术造假在该医院甚至业界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惯例,而那些冷冰冰的造假论文背后,是无数患者和家属的眼泪。这股歪风邪气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改变这种学术造假的风气,并非易事。
学术造假不容姑息,医院方面应该进行彻查,对涉及到学术造假的人员严肃处理。除此以外,现象性学术造假行为难以归因到个人的学术道德,医生的考评机制也应该有所改进。多样化考评,在学术成果之外更多考虑医生日常在看诊、手术当中的成绩,或许会有利于改变医生急功近利,不惜学术造假的心态。最终既促进学术研究的展开,又保证医生的积极性。
来源:红网
作者:柳昕 程诗玥 王博闻
编辑:刘昱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