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些年垃圾分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据百度指数统计,30-39岁年龄段人群关注度最高,20-29岁年龄段人群紧随其后,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加关注垃圾分类。在全国34个省份中,湖南省垃圾分类的相关搜索指数排名第九位,但调查也显示,仍有近五成的长沙居民表示没能做到垃圾分类处理。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长沙大街小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随着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持续加强,国家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垃圾分类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长沙日均产生生活垃圾七千多吨,一年进入处置终端的生活垃圾总量大约为260万吨,相当于用8吨载重垃圾车装载,首尾相接差不多要从长沙一直排到沈阳。截至2020年5月20日,全市居民小区已投放分类垃圾桶18万余个,主次干道更换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两分类垃圾桶7000余组,配备分类运输车辆1100余台。尽管如此,仍有大部分人表示,日常生活中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认为,从“垃圾生产者”到“垃圾分类者”,任重道远且责无旁贷。要让大众做到“想分类”“懂分类”“能分类”,一是政府、社区通过宣传、引导,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尤其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家长更应以身示范;三是建构有效的激励机制及严格的惩处机制,鼓励与处罚两手抓,倒逼推动;此外,还可以加强科技研发,如“垃圾分类小程序”“刷脸垃圾桶”助力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你我都不是“局外人”。个人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垃圾分类的效果实现,体现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文明与进步,就在你我的举手投足间。
作者:张雅倩、何晓凤、伍钰、罗彬彬、许莉
学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指导老师:杨清华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雅倩、何晓凤、伍钰、罗彬彬、许莉
编辑:刘昱
本文为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